布达拉宫“菩萨兵”_开云登录平台_开云登录平台官方网站_下载云开官网入口
开云登录平台

布达拉宫“菩萨兵”

时间: 2024-08-05 作者: 开云登录平台


  自23年前他们进驻以来,布达拉宫这座举世瞩目的“世界文化遗产”未发生一起火灾事故。

  这是布达拉宫1300多年来遭受的第四次火灾。虽然在数千军民的艰难扑救下,此次损失远轻于旧西藏时代的那三次火灾,但一部稀世经卷《丹珠尔》近半被烧。为修复经书,10多位藏文书法家耗时4年、用黄金等9种名贵材料做成的汁液,补写了约两万张经文。几十名能工巧匠,用了5年时间才使强巴佛殿恢复原貌。

  他们来不及安置铺位,便分组爬上爬下,里里外外地对整个布达拉宫细致排查。不久,消防柜、灭火器、水枪等专业设施配置齐全。上万米的电线都穿上“绝缘衣”。在重要佛殿、文物仓库,还装上了全天候电子监控系统。

  深夜老鼠厮打声,都会把战士们“命令”起来。他们担心被衔走的大号火柴擦燃。半山腰的冰块、玻璃碎片,都会引起他们高度警觉,唯恐反光体在烈日下烤燃枯草。

  曾时刻令官兵们提心吊胆的是,络绎不绝的人流中烟头、香头、酥油灯等“流动的火焰”。然而,严禁吸烟尚可,限制酥油灯甚为棘手。布达拉宫管理处处长强巴格桑说,因袭传统,朝佛群众手持酥油灯“走到哪里点到哪里,坐到哪里放到哪里”。

  每个佛殿还有“长明灯”,最多的达上千盏。官兵们的眼睛实在盯不过来。尤其在旅游和朝佛旺季,哈达、经幡等易燃物经常突然起火。战士们总是第一个冲过去,甚至用身躯压息“火魔”。

  消防班于2003年扩编为中队后,警力增至20人。他们全体上阵,边敬礼边劝止人们手中的明火流动。可群众起初并不接受。

  为了和群众拉近距离,他们在西侧门设了“爱心驿站”,招呼朝佛群众休息,免费提供茶水,借机宣传防火规则。

  2005年,消防中队扩编为大队,人数增至目前的29人。他们制作消防宣传画、公告牌在社会上广为宣传。一年后,在僧人的支持和群众的理解下,布达拉宫内的千盏酥油灯转移至山下专门兴建的“集中点供处”。山上只保留了最大的一盏。

  战士们说,“群防群治”很重要。他们还在布达拉宫80多名僧人中培训出6名专业的“消防员”。

  清晨6时30分,尚属“后半夜”。就在这月明星稀之时,官兵们便起床开始一天繁忙的工作。尽管最大的“心病”被排除,但依然丝毫不敢懈怠。直至18时送走最后一批游客,再会同管理处人员仔细清场之后,才能喘口气。晚上,他们还要等几十盏生活用灯全部熄灭才可就寝。

  “我们许多老兵都不晓得城区到底是怎样的繁华。”今年28岁的吴昆泽春节期间回四川老家结婚。3月初,新娘随行到打工。大半年来,他们只见过七八次面,还是钻了洗澡的“空子”。

  战士们每两三个星期轮班到布宫广场附近洗澡,一般都是“两点一线”,洗毕立即返岗。

  大队副教导员杨成献2004年底送退伍老兵路过成都。火车只停40分钟。眼看到了家门口,可又没空回去。妻子杨梅抱着7个月大的女儿赶到火车站。他想抱抱女儿,可孩子面对“陌生人”哭个不止。

  这位曾两次被公安部授予“全国优秀人民警察”荣誉称号的藏族汉子,睡觉都习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时刻处于警惕状态。尽管家在市区,但他从班长干起,一直到如今的市公安消防支队副支队长兼布达拉宫消防大队大队长职务,一直住在营房。两个儿子和全家重担全落在妻子一人身上。

  为了集中精力工作,官兵宿舍至今没有接有线电视。因循佛门静规,活动只有在宿舍比赛掰手腕,娱乐只是下象棋。到山下背生活用品这样的苦差事,却争相前往,因为能“放风”。

  长期的执勤任务,练就了他们征服高海拔的能力。多数士兵能在12分钟内从山下爬到布达拉宫顶部。

  金秋10月,身临这“离天最近”的古老宫殿顶部,远山被透彻的空气清晰地“拉”在眼前,几块白云游荡在湛蓝的天边,山下藏域风情街景尽收眼底。但就在头顶,那火轮般的太阳稳稳地压下来,烤得人口干舌燥、头晕目眩,本能地急寻阴凉躲避。

  “那一次线年前的一个冬日,一位藏东朝佛老妇突然倒在地上。洛泽登迅速背起老人往山下医院跑。下至半山,他突然觉得背上的人“骨头一下子散架了”。当放到山脚的车上时,发现老人已过世。得知老人家中无亲属,他们请了天葬师,按照藏族传统风俗为其送终。

  多年来,官兵们累计救助群众和中外游客一万多人次。一位被救护过的美国游客,后来特意托人送来写有“弘扬军人本色,中美友谊长存”字样的锦旗。

  官兵们常年赡养孤寡老人次仁玉珍,与市特教学校“结对子”资助残障学生等事迹广为传颂,被当地群众赞为“菩萨兵”。

  藏族士兵索朗罗布,如数家珍地用汉语给记者介绍布达拉宫结构。他还可以用英语与外宾交流。他拿出老战友编印的藏、汉、英“三语”学习手册说:“这是大家必须做到的事情。”

  官兵们累计荣获各类集体荣誉40多项,个人立功50多次。今年9月,公安部又授予布达拉宫消防大队“模范消防大队”荣誉称号,并号召全国消防部队学习他们“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的优良作风。

  凡本网标注明确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全部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是传递更加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上一篇:【48812】5小时内接连两起火灾都是由于它!不少人家里都有
下一篇:3D角度激光格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