洒净是释教中一种典礼,即散洒香水,洁净道场或供具等物,把一个当地清洁洁净,并度脱此地冤魂众生,使它们得到安定,咱们都调和了,这当地就变成清净的佛法道场。
关于洒净,一般群众常常有些小疑问,比方咱们自己家中需不需求洒净保平安,洒一次净管多长时间。
其实,洒净是典礼,真实的是要清净心,假如咱们能坚持一颗清净之心,洒净效果就会很长;相反,洒净今后效果也很有限。
只有心真实清净了,咱们的周围环境才会清净;而心肠、行为都清净了,咱们的整个磁场都会发生一些改变,才发挥了洒净真实的效果。
结界一词,由梵语翻译而来,便是定出举办法会传戒或闭关活动时的区域境地,作法所限制的当地,称为结界地。
结界时要诵咒施法,使表里坛都和外界阻隔,不受搅扰。先结“当地界”,次结“方隅界”,后结“虚空界”,清晰规划出坛场用地。
主法和尚依仪轨作法观想、区隔出特定区域,用持过大悲咒的清水遍洒会场表里,随浇水所到的当地,都变成结界的区域。
结界今后,内坛的地下、地上及空中,悉数变成一个立体的坛城,像琉璃相同清净无染,又像金刚塔城相同,让邪魔不能侵略,好迎请诸佛菩萨云临、六道凡众奔赴会场,承受法会的洗礼。
发符即诚意奉请四位持符捷疾使者,快马传递邀请函到佛国、鬼门关等境,忠诚迎请诸佛菩萨及六道众生。主法法师具牒证明,以利使者于送请时,每遇关卡,均能畅行无阻。
差遣四位使者——四天持符捷疾使者、空行持符捷疾使者、地行持符捷疾使者、鬼门关持符捷疾使者——带着“请书”“符牒”及全部内坛积德行善主的名册,分别去往天、空、地、冥,上达天庭、下通鬼门关,昭请众圣神灵,禀告兜率寺将举办水陆大会,期望藉由收到“符”,诸佛菩萨及六道众生都能感应来临法会。
在寺院前方的旗杆上高立旗幡,上书“启建法界圣凡冥阳两利水陆普度大斋胜会道场积德行善之幡”,好让受邀者能顺畅来临。为便利众生夜间莅临,一同还需求设置一串九莲灯,作为夜间照明之用。
一同请镇坛大将军保持法会次序,由于水陆时,林林总总、有形无形的众生都会齐聚在法会现场,因而就需求一个护持的人来镇守坛场,让法会能够顺畅地进行。
请上堂的含义便是恭请诸佛菩萨、 缘觉、声闻、明王、婆罗门仙、梵王帝释,历代祖师,全部尊神等众来临坛场,莅临法会,悲悯众生,为众生宣说佛法。
在这场佛事中,全部内坛积德行善主以诚恳之心替代本身的历代先人、累世累劫爸爸妈妈、冤家借主,礼请诸佛莅临法会。
向奉请至内坛十席的诸佛、菩萨、贤圣人等,敬献香、花、灯、衣食、珠宝、法宝等六尘妙供,以标明对佛菩萨的虔敬之心。
供上堂不只可为自己种下成佛之因,还能倾听妙法,醒悟真常,更能修集福报,与诸佛菩萨结下未来得度善因,也利益自己宿世冤家借主,曩昔七世爸爸妈妈师长。忠诚恭顺供奉上堂诸佛菩萨、诸贤圣等,得难以想象积德行善。
坛内诸师及积德行善主奉请梵释二天捷疾持赦使者,带着赦书、赦牒,上达梵天与帝释天,下至鬼门关及城隍土境,向帝释天、阎王与土地神祗陈情,期望能让六道之中受苦受难的群灵得赦通行,前往水陆坛场承受斋供,听闻佛法,发菩提心,永脱幽途,转生净土。
请下堂便是召请六道众生前来参加法会。下堂共有十四席,每席代表六道中不同的众生。因六道众生久处磨难之中,身形垢秽,心里常怀贪嗔之念,为了清净六道众生的业障,让众生慈祥参加法会,一定要进行奉请。
请下堂佛事,与请上堂相同也需求设置仙桥,上方悬挂着十四张小幡,是六道众生的目标。桌上特别放置一座比任何牌位都大的“黑牌位”,上面以白字写着“六道群生受荐亡灵并序列于此参礼”,这是代表全部受荐亡灵的牌位。
六道众生都是用云鹤做为交通工具,所以桌上还放置十四张纸云鹤;别的,一旁备有沐浴亭,并放置要给六道众生穿戴的纸冥衣、裙、裤。
幽冥戒的含义便是颁发亡灵菩萨戒,令众生守戒,得以远离全部身、口、意恶业,而取得清净,增加好心与善法。
三恶道的众生由于生前造恶业才会堕入恶趣,说幽冥戒,便是本着菩萨度众的慈善心肠,带领被召释出来的冥界众生皈依三宝、求悔过,甚至最重要的:发菩提心、受大乘戒。
这些进程主要是期望众生能学善守戒、出离苦楚,心开意解之余,也能与阳界凡众解冤解业,这样才能够真实脱离烦恼、苦楚,从而超逸轮回之苦。
六道凡众得到法义妙戒后,任何一个人都充溢禅悦法喜,法师、斋主们用欢欣心诚邀他们入坛列坐,主法依法加持法食、施甘露(将持地大悲咒的清水,洒供食上)。据悉,有罪业者无法受供,法师即以咒力加持,如是则鬼神、魔众均能受用,得除饥渴之苦。
在各献供真言的唱诵中,主法法师带领斋主到各席上香,向各席标明斋主诚意供养的心意。献供时主法观想六道群灵及随筵神众,诸亡灵等,欢欣受供,皆悉足够。
“满意供”即上、下堂二十四席一同供奉,上供诸佛、下施众生。主法和尚与积德行善主顺次至上堂、下堂各席上香,向诸佛菩萨标明供养之意,恭请纳受;并使先人亲眷、六道群生承佛威光,皆能享用佛法妙味,开悟摆脱。“上满意供”完毕后,即开端“烧满意香”典礼。
满意香的含义是普皆回向,发愿将法会积德行善回向于全部众生,愿水陆众生皆能往生神仙世界。满意香时,积德行善主代表法界众生悔过曩昔全部业因、进求摆脱,并发大愿心,将此积德行善回施法界全部群灵,使之得以超度,往生西方净土。
“送判宣疏”是奉请五位判官:天府积德行善司判官、中界积德行善司判官、鬼门关积德行善司判官、上堂俵钱貌司判官、下堂俵钱貌司判官,由五位判官将五张判疏送往各界,宣说水陆法会积德行善满意。
送判宣疏后,将五张判疏放在纸扎的列官身上的包内,将马搬到山门前,等候送圣引火焚化,标明判官正式动身分送判疏。
内坛香灯法师将供奉的牌位如法取下置入信函封存;坛外,仪仗队手持香、花、灯、宝盖两厢站立,众善信紧随其后,由内坛缓步行至大坛,诵经、礼拜、回向。
在念佛引导声中,由主法、正表、副表带领送圣。送圣部队提炉持幡、口称佛号,鸣锣开道,从大坛巡游,最终“西办法船”处。
在西办法船处,将内坛上、下堂疏楮、二十四席牌位及受荐亡灵牌位顺次放入西办法船,然后点着承载着众生回报超荐、成佛利生宏愿的西方船。
惟愿众生苦恼融于才智火海,全部六道亡灵往生极乐,祈愿镇坛大将军护持船上全部亡灵顺畅往生西方净土,然后至大雄宝殿回向,至此,历时八天七夜的水陆法会满意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