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前,记者查阅我市各地的县志,其间记载了不少中秋风俗活动,包含祭月、供月、互赠月饼、烧柚香、点柚灯等。记者正常采访了多位县志、风俗专家,请他们就此聊聊中秋风俗。
灵川县县志办工作人员谢日红说,古人把每年阴历七、八、九这3个月视为秋季,仲秋指秋季的第二个月,即阴历八月,而望是指月中(十五),因而“仲秋之望”便是八月十五中秋节。
在广东、广西梧州及宾阳等地,“剥芋祭月”这一中秋古俗犹存,谢日红坦言,这也是她初见于志书之趣闻。不过时至今日,灵川之地,此种风俗几近消逝,芋头祭月之景也难再现。芋头与“余头”音韵相谐,恰逢中秋,又是芋头开端老练的时节,民众借此佳期,祈愿日子充足有余,故以芋头献月,涵义深远。
跟着前史的变迁,祭月、供月的风俗也逐渐发生着改变。上世纪20年代的《灵川县志》中记载:“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陈瓜果、烧柚香以祀月。”
谢日红说:“我的老家在灵川大境瑶族乡,记住小时候中秋节,家里人总会把桌子摆在宅院里,桌子上摆着月饼、柚香和三杯清茶,然后大人们会让我们对着月饼拜,还会特别告知让我们‘拜得诚实点’。”谢日红记住特别清楚,由于拜月后才能吃月饼,所以孩子们拜月时看着桌上摆放的月饼就特别馋。
上世纪30年代的《全县志》则记载道:“是夕,以线香环插于柚,用竹竿竖而燃之,圆如星球,谓之柚香,并陈饴饼瓜果以祀月。”
“全州有句话说,‘八月十五点柚香’。”全州县党史县志研讨室主任唐兴华说,无论是上世纪30年代《全县志》里说的“用竹竿竖而燃之”,仍是1998年版的《全州县志》里对本地中秋旧俗的记载,乡镇和村庄居民在阴历八月十五之夕,会在一只大柚上鳞次栉比地插上神香,点着后用长竿悬挂于屋檐上,构成一团火球,与月争辉,俗称“柚香”。“吃过中秋晚饭,月亮出来后就点上柚香,香烧得越多,竹竿举得越高,就越恭顺。”
《桂林老板路》一书中也有老桂林人对柚香的回想:“蜜柚香插在高处,离月亮很近,这样会得到月神的护佑,保佑人们下一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在旧时,每年中秋节的晚上都能看见独秀峰、伏波山、白叟山、象鼻山顶上插着许多蜜柚香。”
月饼标志团圆,中秋佳节,人们奉送月饼联络感情,月饼由此成为了情感的载体。
上世纪30年代的《全县志》里记载:“八月中秋,亲朋各备饼饵相遗馈,谓之‘月饼’。”上世纪40年代的《平乐县志》也有“亲朋购备月饼彼此投赠”的记载。
《桂林老板路》一书在介绍桂林民间中秋节风俗时是这样写的:“桂林民间兴送节礼,送饼给尊者白叟。至亲好友,礼尚往来。私塾学童给教师拜节,拜孔子神位,家长送节日‘贽敬’给教师。教师则送一包月饼给学童,作为回礼。”
一位研讨桂林风俗多年的老桂林人回想道:“早年桂林‘履祥’、‘均昌’、‘日日安’做的月饼比较知名,各有特色,其间,‘履祥’的月饼松口柔和,‘均昌’的月饼皮松酥香。月饼面上模制有‘嫦娥奔月’、‘貂蝉拜月’、‘玉兔捣药’、‘吴刚伐桂’等图画,既是艺术享受,又有文明内在。还有一家名为‘鸿庆隆’的食杂铺,店肆后头便是加工厂,平常做饼干糕点,一到八月初就开炉做月饼,它出品的月饼销往广西、湖南各地。特别是‘鸿庆隆’的五仁月饼,是用杏仁、瓜仁、核桃仁、松子仁、花生仁制造,其间瓜仁便是红瓜子的肉,一年要用几千斤瓜仁。”
他还说,中秋送月饼的数量考究送“双儿”不送“单儿”,取“好事成双”之意,图的一个吉祥,那时买月饼是用张草纸将四个月饼包起,面上奢侈红纸,欢天喜地。“这样的包装虽然在现在看来分外的简略,但在曾经,中秋节拎着这样包装的月饼走亲访友,节味十分浓。”
“小时候过节都会走亲访友,月饼作为最重要的礼品相互赠送品味。”唐兴华说,这不仅是应景,也传递一种祝愿,期望亲朋好友日子幸福美满。
谢日红说,现在在灵川县潭下、九屋的部分村子,仍然连续着中秋节走亲的风俗,像外嫁女回家就会拎着月饼、鸡鸭、牛奶等访问亲属,“现在从阴历八月十三就开端走亲了,十分热烈”。
“我小时候,八月十五前两天,不少家庭就要开端做灯了。有人做蜜柚灯,外壳雕了钱币的款式,涵义着财路广进;有人会用莲藕、莲叶做莲花灯,涵义年年丰盈;还有人会用石榴子和玉米粒来做灯。”家住解东社区、年过八旬的王巧云回想道。
在桂林民间,有中秋点蜜柚灯的风俗。上世纪40年代的《平乐县志》就提到了八月十五制造蜜柚灯:“与夫儿童,以西瓜、蜜柚去其瓤,刻通明花鸟,烛其间,或以纸制鸟兽、花果灯,结队笑歌,持以,单纯盎然。乡镇村庄,同此风气。”
“中秋节晚上,我会跟着母亲一同做蜜柚灯,然后拿着做好的蜜柚灯和小伙伴们一同上街游玩,我们你追我赶,高兴极了。”桂江风俗文明研讨会副会长黄金华说,蜜柚灯做起来最简略,在沙田柚上切开一个小口,将蜜柚心掏空,然后在蜜柚皮上雕刻祝愿词语或许动物图画,再在蜜柚里点上一根小蜡烛,并用绳子将蜜柚灯挂在细杆上,就能拎着出去玩了。
在2010年11月举行的首届桂江文明旅游节上,一个宽6米、高8米的蜜柚灯曾露脸平乐县马河体育场,这个巨型蜜柚灯是全钢架结构,用了5吨左右的钢材,一共有36层,由花篮和柚灯两部分所组成,底部一至三层摆放鲜花组成花篮,往上的33层则摆放了6666个蜜柚鲜果。
“平乐水路兴旺,桂江作为上接桂林、通湖南,下抵梧州、达广州的黄金水道,武将军兵、朝廷贬官、达官贵族、文人墨客和南来北往的商旅、船家、移民纷繁来到平乐,从宦、经商、征战、屯垦、旅居,并与当地前期百越文明相交融,构成了别具特色的文明系统。”在黄金华看来,做蜜柚灯的风俗,可能是唐宋时期北方人来到平乐时,把北方国都放宫灯的风俗也带了过来。“而平乐人因地制宜,用本地特别常见的蜜柚制造出了蜜柚灯。”回来搜狐,检查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