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心见性”“于相而离相”_佛龛 佛坛 佛柜_开云登录平台官方网站_下载云开官网入口
产品中心

“识心见性”“于相而离相”

时间: 2024-09-24 作者: 佛龛 佛坛 佛柜


  唐代出现的禅宗,是道地的中国人撰写的佛典。其实,禅宗才是真正恢复或者说是直接反映佛教本来精神意义的。佛教是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由释迦牟尼在古印度创立的[有学者觉得,释迦牟尼(名悉达多,姓乔达摩)在历史上并不存在,是虚构的人物。其父净饭王也无从查考,其母摩耶夫人也不存在,“摩耶”在印度语中是“幻”。这就暗示了摩耶、释迦都是虚构的。但大部分学者觉得,释迦是不是真的存在,无法确证。因为古印度在公元前3世纪才有石刻文字记载,公元前五六世纪的都是传说。而中国孔子时代已有成熟文字记载],“佛陀”的意思是觉者,或悟者,或觉悟者。觉和悟都是靠自己的心和性。但后来,随着佛教的发展,把释迦变为神,供人崇拜。只要烧香磕头、施舍、建庙、塑金身,佛便可保佑你,甚至让你升官、发财、生子、长寿。这就和佛的原来意思相反了。所以,当梁武帝问:“朕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设斋,有何功德?”达摩说:“实无功德。”六祖惠能则说:“造寺度僧,布施设斋,名为求福,不可将福便为功德。……功德须自性内见,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坛经·疑问品第三》,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73页)觉悟靠的是自己,如前所述,靠的是自己的心和性,和佛的保佑无关。而后来,佛教徒把精力和财力都用到心、性之外的方面去了。

  禅宗力主“自悟自解”(《坛经·行由品第一》,中华书局版《金刚经·心经·坛经》,第134页),即觉悟。六祖惠能说:“不离自性,即是福田。”(《坛经·行由品第一》,中华书局版《金刚经·心经·坛经》,第120页)“自性”即自体之本性。又云:“只合自性自度。”(《坛经·行由品第一》,中华书局版《金刚经·心经·坛经》,第139页)“不识本心,学法无益。”(《坛经·行由品第一》,中华书局版《金刚经·心经·坛经》,第134页)这都和佛的本义“觉悟”相接,而非求于外界的力量。

  释迦的最后遗言也是“以法为师”。(《大般涅槃经》卷下)最初的佛教是没有寺庙和佛像的。佛教传入中国后,成为像教,造像供人崇拜,以为借助佛的力量能改变自身的一切,或者脱离苦海,或者添子添福,或者祛病消灾,或者升入极乐世界,给我们自己所带来好处,而不是“识本心”“自悟自解”。禅宗的出现,号召佛教徒放弃外在的追求,更不要依赖外力而达到自己的目的。无住禅师的名言“识心见性”“平常自在”(《五灯会元》卷二《保唐无住禅师》,中华书局版,第83页),为后世禅家及一切谈禅者所乐道。朱熹就说:“佛家有三门,曰教、曰律、曰禅。禅家不立文字,只直截要识心见性。”(《御纂朱子全书》卷一)又叫“明心见性”。薛瑄云:“佛氏之学有曰:明心见性。”(薛瑄《读书录》卷一)明代罗钦顺《困知记》曰:“释氏之明心见性,与吾儒之尽心知性,相似而实不同。”(《困知记》卷上)

  “识心见性”“明心见性”,禅家又提出“直指人心”,(《五灯会元》卷十六,中华书局版,第1067页)(后来王阳明的“心学”“修治心术”“发明本心”全从此来)都强调心的作用。禅宗的出现,人称“六祖革命”,对千年来的佛教作了根本性的变革。后来出现的“六祖撕经”“呵佛骂祖”,甚至把木制的佛像劈了烤火,说这是木头该烧(惠能四世法孙天然禅师所为),还说佛祖释迦是狗屎橛子。

  禅宗南宗派说:佛在我心里,我就是佛。“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五灯会元》卷五,中华书局版,第257页,及卷十七)甚至“顿悟成佛”,这都和佛的本义“觉悟”相近。

  禅宗思想影响巨大,因为不需拜佛,不需烧香,也不需研读烦琐的经文,还可以饮酒吃肉。释法常“尝谓同志云:酒天虚无,酒地绵邈,酒国安恬,无君臣贵贱之拘,无财利之图,无刑罚之避,陶陶焉,荡荡焉,其乐可得而量也”。(《清异录》卷下)而且生活非常随意。有人问怀晖禅师:“和尚修道,还用功否?”师曰:“用功。”曰:“如何用功?”师曰:“饥来吃饭,困来即眠。”(《五灯会元》卷三)明瓒禅师歌曰:“……我不乐生天,亦不爱福田。饥来吃饭,困来即眠。愚人笑我,智乃知贤。不是痴钝,本体如然。要去即去,要住即住。身披一破衲,脚著娘生袴。多言复多语,由来反相误。若欲度众生,无过且自度。……不朝天子,岂羡王侯?生死无虑,更须何忧?……”(《佛祖历代通载》卷十四)禅宗中的南宗实际上已不是宗教,而是哲学了。“不奉天子,岂羡王侯”和《易经》中的“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周易》卷三)完全一致。自由自在,自度自悟,无拘无束,这就是中国艺术家的状态。

  中国的士人即后来的知识分子,对谈禅差不多都有兴趣,尤其是具有艺术家气质和修养的士人更好谈禅,他们不出家、不拜佛,但张口便是禅,以至形成口头禅。禅的思想对他们思想的影响也巨大。

  首先是禅宗思想对人心灵的解放。禅宗出现之前,士人受儒家“成教化,易人伦”主张的影响。艺术作为“小道”,是用来辅佐政治的,是功利的附庸。其次是受道家“逍遥”“朴素”等思想影响,艺术家和艺术作品都要自由无拘束,随意而潇洒,避免五颜六色,以水墨为主。但禅宗思想彻底解放了人的心灵。道家的随意,仍然是客观的;禅家的随意,则是主观的。

  宗炳的“山水以形媚道”,山水还是客观的山水。王微“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太虚之体”是不存在的,虽然出于画家自己的想象,但想象的仍然是真实的山水,虚构中的山水仍然要符合真实。而禅宗思想影响下的物象则未必要符合真实。雪中是无芭蕉的,但画家却可以画雪中芭蕉。严冬开放的梅花上是不可能有蝴蝶飞舞的,但画家可以画《梅花飞蝶》。唐人会认真指出画家作品中时序的错误、地域的错误,而受禅宗思想影响的画家,却可以将四时之花画于一图。八大山人画鸟的尾巴却是鱼尾。禅家“识心见性”“心外无物”,心、性是众生成佛的依据,也是禅宗看待世界的根本。“六祖革命”最重要一点便是把传统佛教的“真如佛”变为“心性佛”。“真如”是永恒存在的实体、实性,亦即宇宙万物的本体,与实相、法界同义。“心性”则反之也,一切出之人的心,心中想到的就是存在的,不必是真实存在的实体。所以,画家笔下的时序、物性、形相都可以随心而变。道家思想可以“妙悟自然”,而禅宗思想则可以“妙造自然”。

  “心灵的解放”更导致笔墨的解放。禅宗出现之前,中国画的笔墨还是“应物象形是也”,笔墨为造型服务,至少说,笔墨在造型的限制下变化。禅宗的出现,随心所欲,笔墨恣肆,随意纵横,造型为笔墨服务。笔墨可以突破造型,突破空间关系,突破明暗关系,任意为之,只要能充分表达自己情怀即可。

  禅宗废除一切繁缛的经文,蔑视一切古法。佛云:“法尚当舍,何况非法。”禅宗绘画也蔑视一切“古法”,只抒发自己自发的行为和直接而强烈的感受,画家的个性也得到最大的张扬。像梁楷的《泼墨仙人图》《六祖斫竹图》,传为石恪《二祖调心图》以及法常、玉涧的《渔村夕照》《庐山图》《山市晴岚图》等,都是在禅宗出现之后而出现的。再发展到元代方方壶的山水画,特别是明代陈道复、徐渭的大写意画,都是禅宗精神影响的产物。徐渭受的是王阳明心学的影响,而王阳明的心学正来源于禅学。心学主张“发明本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心外无理”“心外无义”,皆和禅宗“识心见性”“本心生万种法”相同。清初的八大山人也是受禅学影响的大家,他把大写意推向另一个高峰。他画的鸟、鱼、石等往往不合情理,也不合真如,全是他的心生。《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有云:“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皆是本心生万种法,故经云:‘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在儒家“成教化,助人伦”的思想影响下的绘画,是以人物画为主的,张彦远引曹植之言:“观画者,见三皇五帝,莫不仰戴;见三季暴主,莫不悲惋;见篡臣贼嗣,莫不切齿;见高节妙士,莫不忘食;见忠节死难,莫不抗首;……是知存乎鉴戒者,图画也。”(《历代名画记》卷一)这些都是人物画。山水、花鸟画很难“成教化,助人伦”。道家思想影响下的绘画,则主要是山水画。“道法自然”,道家是崇尚自然的,山水是自然的精华,“山水以形媚道”。而在禅宗思想影响下,使山水由真实而趋于虚灵、清空、枯寂。禅学更直接于花鸟画,山水入乎玄,花鸟入乎禅,《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八有:“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道家崇尚自然,禅就是自然。玄是佛道的结合,而大写意花鸟画则是禅的直接形式。随人所欲,纵横涂抹,“无今无古寸心知”。心之所到,笔之所现。前所述已备矣。

  佛家喜谈境、境界,以为心意对象之世界,如尘境、色境、法境,还有十八界。禅以空、虚、虚灵、空灵、虚空、清、净、空寂、灵明等为境界。空当然是禅佛的第一境界,所谓“本来无一物”。《坛经·般若品第二》有云:“……摩诃是大,心量广大,犹如虚空。”“诸佛刹土,尽同虚空。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复如是。”“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相,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须弥诸山,总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心如虚空”,《五灯会元》卷一有“心心本清净……寂寂然,灵灵然”。卷二有:“一切众生,无不具有觉性,灵明空寂,与佛无殊。”“灵灵不昧,了了常知。”“空寂为自体,勿认色身;以灵知为自心,勿认妄念。”“只个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灵物。”卷三有“灵源独耀,道绝无生”,卷七有“虚而灵,空而妙”。明末清初担当和尚在《设色山水图卷》(现存云南省博物馆,又《担当书画集》有刊)中题:“画本无禅,唯画通禅。”中国画于唐后大谈空灵、虚空、虚灵、空寂、清净、灵明,并以此为格高,都是受了禅佛的影响,都和禅相通。真有禅的意识和思维者,画必空灵。

  苏东坡《送参寥师》诗云:“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苏轼诗集》第三册卷十七,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906页)此论诗,画如之。“纳万境”者必空,空虽未必灵,而灵必于空中见,故曰“空灵”。

  六祖惠能还提出著名的“三无”境界,“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他自己解释:“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念者,于念而无念;无住者,人之本性。……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此是以无住为本。”(《坛经·定慧品第四》,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88页)尤其是“无住”,谓法无自性,无所住着,随缘而起,为“万有”之本。“三无”都是有中有无,无中有有的。也就是具象中有抽象,抽象中有具象。禅宗出现之前的中国绘画,都是具象的。《尔雅》云:“画,形也。”张彦远记陆士衡语:“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历代名画记》卷一)早期的画凡是画得不准确的、不像的,都是没有能力画像(巫的意义者例外),而不是有意画得不像。禅宗出现之后,“于相而离相”,苏东坡说:“论画以形似,见于儿童邻。”都是不必太像,有时还有意识不像。“写意”即写其大意,徐渭还提出“舍形而悦影”(《徐渭集-书夏珪山水卷》第二册,第572页),还说“亦在意会而已”。(《徐渭集-书夏珪山水卷》第二册,第573页)“形”太具体,“影”即“于相而离相”。

  “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于相而离相”“于念而无念”,都是具象中见抽象,抽象本于具象。中国人的艺术思维经禅宗影响,大都在具象和抽象之间,这和西方人的思维不同,西方人因其大脑思维和中国人有异,所以,要么极端具象,要么极端抽象(完全没有形象)。中国现代派画人当中有画完全抽象者,皆硬学西方画也,此不符合中国人的思维。中国人的艺术思维,还是“于相而离相”,即既有形相,又不拘泥于形相,也不完全背离形相。像亦不像,不像亦像。徐渭画蟹,题云:“虽云似蟹不甚似,若云非蟹却亦非。”(《徐渭集》卷一《蟹》,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51页)

  “于相而离相”的思维,到了明代,沈颢在《画麈》中说:“似而不似,不似而似。”屠隆在《画笺》中说:“赵昌意在似,徐熙意在不似,非高于画者,不能以似不似第其高远。”清初石涛题画云:“名山许游未许画,画必似之山必怪。变幻神奇懵懂间,不似似之当下拜。”又云:“明暗高低远近,不似之似,似之。”现代齐白石云:“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他还在一幅《锦鸡图》上题:“……画活物得欲似而不似,未易为也。”

  还要补充说明的是,庄禅有相通的地方。早期的佛经多用道家语言译出,所异者,道家言“无”,佛家言“空”。然道家亦言“空”,佛家亦言“无”也。道家主“逍遥”,禅家也主“任性逍遥,随缘放旷”。(《五灯会元》卷七,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71页)庄子云:“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又云:“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万物之本也。”后来禅家语与此相同,并无二致。庄子又云:“休则虚,虚则实,实则备矣。虚则静,静则动,动则得矣。”(《庄子·天道篇》,中华书局版《庄子今注今译》,1988年版,中册第337页)有专家解释:“休焉,休虑息心。”“虚则实,即禅家所谓真空而后实有。”(《庄子·天道篇》,中华书局版《庄子今注今译》,1988年版,中册第338页)空即灵,灵亦实有也。以此知,庄亦禅也,禅亦庄也。凡是禅的影响,其中也有庄的一部分;庄的影响,经禅的启发,则更进一步,则更自觉。

  唐代出现的禅宗,是道地的中国人撰写的佛典。其实,禅宗才是真正恢复或者说是直接反映佛教本来精神意义的。佛教是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由释迦牟尼在古印度创立的[有学者认为,释迦牟尼(名悉达多,姓乔达摩)在历史上并不存在,是虚构的人物。其父净饭王也无从查考,其母摩耶夫人也不存在,“摩耶”在印度语中是“幻”。这就暗示了摩耶、释迦都是虚构的。但大部分学者认为,释迦是否存在,无法确证。因为古印度在公元前3世纪才有石刻文字记载,公元前五六世纪的都是传说。而中国孔子时代已有成熟文字记载],“佛陀”的意思是觉者,或悟者,或觉悟者。觉和悟都是靠自己的心和性。但后来,随着佛教的发展,把释迦变为神,供人崇拜。只要烧香磕头、施舍、建庙、塑金身,佛便可保佑你,甚至让你升官、发财、生子、长寿。这就和佛的原来意思相反了。所以,当梁武帝问:“朕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设斋,有何功德?”达摩说:“实无功德。”六祖惠能则说:“造寺度僧,布施设斋,名为求福,不可将福便为功德。……功德须自性内见,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坛经·疑问品第三》,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73页)觉悟靠的是自己,如前所述,靠的是自己的心和性,和佛的保佑无关。而后来,佛教徒把精力和财力都用到心、性之外的方面去了。

  禅宗力主“自悟自解”(《坛经·行由品第一》,中华书局版《金刚经·心经·坛经》,第134页),即觉悟。六祖惠能说:“不离自性,即是福田。”(《坛经·行由品第一》,中华书局版《金刚经·心经·坛经》,第120页)“自性”即自体之本性。又云:“只合自性自度。”(《坛经·行由品第一》,中华书局版《金刚经·心经·坛经》,第139页)“不识本心,学法无益。”(《坛经·行由品第一》,中华书局版《金刚经·心经·坛经》,第134页)这都和佛的本义“觉悟”相接,而非求于外界的力量。

  释迦的最后遗言也是“以法为师”。(《大般涅槃经》卷下)最初的佛教是没有寺庙和佛像的。佛教传入中国后,成为像教,造像供人崇拜,以为借助佛的力量可以改变自身的一切,或者脱离苦海,或者添子添福,或者祛病消灾,或者升入极乐世界,给自己带来一定的好处,而不是“识本心”“自悟自解”。禅宗的出现,号召佛教徒放弃外在的追求,更不要依赖外力而达到自己的目的。无住禅师的名言“识心见性”“平常自在”(《五灯会元》卷二《保唐无住禅师》,中华书局版,第83页),为后世禅家及一切谈禅者所乐道。朱熹就说:“佛家有三门,曰教、曰律、曰禅。禅家不立文字,只直截要识心见性。”(《御纂朱子全书》卷一)又叫“明心见性”。薛瑄云:“佛氏之学有曰:明心见性。”(薛瑄《读书录》卷一)明代罗钦顺《困知记》曰:“释氏之明心见性,与吾儒之尽心知性,相似而实不同。”(《困知记》卷上)

  “识心见性”“明心见性”,禅家又提出“直指人心”,(《五灯会元》卷十六,中华书局版,第1067页)(后来王阳明的“心学”“修治心术”“发明本心”全从此来)都强调心的作用。禅宗的出现,人称“六祖革命”,对千年来的佛教作了根本性的变革。后来出现的“六祖撕经”“呵佛骂祖”,甚至把木制的佛像劈了烤火,说这是木头该烧(惠能四世法孙天然禅师所为),还说佛祖释迦是狗屎橛子。

  禅宗南宗派说:佛在我心里,我就是佛。“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五灯会元》卷五,中华书局版,第257页,及卷十七)甚至“顿悟成佛”,这都和佛的本义“觉悟”相近。

  禅宗思想影响巨大,因为不需拜佛,不需烧香,也不需研读烦琐的经文,还可以饮酒吃肉。释法常“尝谓同志云:酒天虚无,酒地绵邈,酒国安恬,无君臣贵贱之拘,无财利之图,无刑罚之避,陶陶焉,荡荡焉,其乐可得而量也”。(《清异录》卷下)而且生活非常随意。有人问怀晖禅师:“和尚修道,还用功否?”师曰:“用功。”曰:“如何用功?”师曰:“饥来吃饭,困来即眠。”(《五灯会元》卷三)明瓒禅师歌曰:“……我不乐生天,亦不爱福田。饥来吃饭,困来即眠。愚人笑我,智乃知贤。不是痴钝,本体如然。要去即去,要住即住。身披一破衲,脚著娘生袴。多言复多语,由来反相误。若欲度众生,无过且自度。……不朝天子,岂羡王侯?生死无虑,更须何忧?……”(《佛祖历代通载》卷十四)禅宗中的南宗实际上已不是宗教,而是哲学了。“不奉天子,岂羡王侯”和《易经》中的“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周易》卷三)完全一致。自由自在,自度自悟,无拘无束,这就是中国艺术家的状态。

  中国的士人即后来的知识分子,对谈禅差不多都有兴趣,尤其是具有艺术家气质和修养的士人更好谈禅,他们不出家、不拜佛,但张口便是禅,以至形成口头禅。禅的思想对他们思想的影响也巨大。

  首先是禅宗思想对人心灵的解放。禅宗出现之前,士人受儒家“成教化,易人伦”主张的影响。艺术作为“小道”,是用来辅佐政治的,是功利的附庸。其次是受道家“逍遥”“朴素”等思想影响,艺术家和艺术作品都要自由无拘束,随意而潇洒,避免五颜六色,以水墨为主。但禅宗思想彻底解放了人的心灵。道家的随意,仍然是客观的;禅家的随意,则是主观的。

  宗炳的“山水以形媚道”,山水还是客观的山水。王微“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太虚之体”是不存在的,虽然出于画家自己的想象,但想象的仍然是真实的山水,虚构中的山水仍然要符合真实。而禅宗思想影响下的物象则未必要符合真实。雪中是无芭蕉的,但画家却可以画雪中芭蕉。严冬开放的梅花上是不可能有蝴蝶飞舞的,但画家可以画《梅花飞蝶》。唐人会认真指出画家作品中时序的错误、地域的错误,而受禅宗思想影响的画家,却可以将四时之花画于一图。八大山人画鸟的尾巴却是鱼尾。禅家“识心见性”“心外无物”,心、性是众生成佛的依据,也是禅宗看世界的根本。“六祖革命”最重要一点便是把传统佛教的“真如佛”变为“心性佛”。“真如”是永恒存在的实体、实性,亦即宇宙万物的本体,与实相、法界同义。“心性”则反之也,一切出之人的心,心中想到的就是存在的,不必是真实存在的实体。所以,画家笔下的时序、物性、形相都可以随心而变。道家思想可以“妙悟自然”,而禅宗思想则可以“妙造自然”。

  “心灵的解放”更导致笔墨的解放。禅宗出现之前,中国画的笔墨还是“应物象形是也”,笔墨为造型服务,至少说,笔墨在造型的限制下变化。禅宗的出现,随心所欲,笔墨恣肆,随意纵横,造型为笔墨服务。笔墨可以突破造型,突破空间关系,突破明暗关系,任意为之,只要能充分表达自己情怀即可。

  禅宗废除一切繁缛的经文,蔑视一切古法。佛云:“法尚当舍,何况非法。”禅宗绘画也蔑视一切“古法”,只抒发自己自发的行为和直接而强烈的感受,画家的个性也得到最大的张扬。像梁楷的《泼墨仙人图》《六祖斫竹图》,传为石恪《二祖调心图》以及法常、玉涧的《渔村夕照》《庐山图》《山市晴岚图》等,都是在禅宗出现之后而出现的。再发展到元代方方壶的山水画,特别是明代陈道复、徐渭的大写意画,都是禅宗精神影响的产物。徐渭受的是王阳明心学的影响,而王阳明的心学正来源于禅学。心学主张“发明本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心外无理”“心外无义”,皆和禅宗“识心见性”“本心生万种法”相同。清初的八大山人也是受禅学影响的大家,他把大写意推向另一个高峰。他画的鸟、鱼、石等往往不合情理,也不合真如,全是他的心生。《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有云:“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皆是本心生万种法,故经云:‘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在儒家“成教化,助人伦”的思想影响下的绘画,是以人物画为主的,张彦远引曹植之言:“观画者,见三皇五帝,莫不仰戴;见三季暴主,莫不悲惋;见篡臣贼嗣,莫不切齿;见高节妙士,莫不忘食;见忠节死难,莫不抗首;……是知存乎鉴戒者,图画也。”(《历代名画记》卷一)这些都是人物画。山水、花鸟画很难“成教化,助人伦”。道家思想影响下的绘画,则主要是山水画。“道法自然”,道家是崇尚自然的,山水是自然的精华,“山水以形媚道”。而在禅宗思想影响下,使山水由真实而趋于虚灵、清空、枯寂。禅学更直接于花鸟画,山水入乎玄,花鸟入乎禅,《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八有:“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道家崇尚自然,禅就是自然。玄是佛道的结合,而大写意花鸟画则是禅的直接形式。随人所欲,纵横涂抹,“无今无古寸心知”。心之所到,笔之所现。前所述已备矣。

  佛家喜谈境、境界,以为心意对象之世界,如尘境、色境、法境,还有十八界。禅以空、虚、虚灵、空灵、虚空、清、净、空寂、灵明等为境界。空当然是禅佛的第一境界,所谓“本来无一物”。《坛经·般若品第二》有云:“……摩诃是大,心量广大,犹如虚空。”“诸佛刹土,尽同虚空。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复如是。”“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相,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须弥诸山,总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心如虚空”,《五灯会元》卷一有“心心本清净……寂寂然,灵灵然”。卷二有:“一切众生,无不具有觉性,灵明空寂,与佛无殊。”“灵灵不昧,了了常知。”“空寂为自体,勿认色身;以灵知为自心,勿认妄念。”“只个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灵物。”卷三有“灵源独耀,道绝无生”,卷七有“虚而灵,空而妙”。明末清初担当和尚在《设色山水图卷》(现存云南省博物馆,又《担当书画集》有刊)中题:“画本无禅,唯画通禅。”中国画于唐后大谈空灵、虚空、虚灵、空寂、清净、灵明,并以此为格高,都是受了禅佛的影响,都和禅相通。真有禅的意识和思维者,画必空灵。

  苏东坡《送参寥师》诗云:“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苏轼诗集》第三册卷十七,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906页)此论诗,画如之。“纳万境”者必空,空虽未必灵,而灵必于空中见,故曰“空灵”。

  六祖惠能还提出著名的“三无”境界,“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他自己解释:“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念者,于念而无念;无住者,人之本性。……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此是以无住为本。”(《坛经·定慧品第四》,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88页)尤其是“无住”,谓法无自性,无所住着,随缘而起,为“万有”之本。“三无”都是有中有无,无中有有的。也就是具象中有抽象,抽象中有具象。禅宗出现之前的中国绘画,都是具象的。《尔雅》云:“画,形也。”张彦远记陆士衡语:“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历代名画记》卷一)早期的画凡是画得不准确的、不像的,都是没能力画像(巫的意义者例外),而不是有意画得不像。禅宗出现之后,“于相而离相”,苏东坡说:“论画以形似,见于儿童邻。”都是不必太像,有时还有意识不像。“写意”即写其大意,徐渭还提出“舍形而悦影”(《徐渭集-书夏珪山水卷》第二册,第572页),还说“亦在意会而已”。(《徐渭集-书夏珪山水卷》第二册,第573页)“形”太具体,“影”即“于相而离相”。

  “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于相而离相”“于念而无念”,都是具象中见抽象,抽象本于具象。中国人的艺术思维经禅宗影响,大都在具象和抽象之间,这和西方人的思维不同,西方人因其大脑思维和中国人有异,所以,要么极端具象,要么极端抽象(绝对没形象)。中国现代派画人当中有画完全抽象者,皆硬学西方画也,此不符合中国人的思维。中国人的艺术思维,还是“于相而离相”,即既有形相,又不拘泥于形相,也不完全背离形相。像亦不像,不像亦像。徐渭画蟹,题云:“虽云似蟹不甚似,若云非蟹却亦非。”(《徐渭集》卷一《蟹》,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51页)

  “于相而离相”的思维,到了明代,沈颢在《画麈》中说:“似而不似,不似而似。”屠隆在《画笺》中说:“赵昌意在似,徐熙意在不似,非高于画者,不能以似不似第其高远。”清初石涛题画云:“名山许游未许画,画必似之山必怪。变幻神奇懵懂间,不似似之当下拜。”又云:“明暗高低远近,不似之似,似之。”现代齐白石云:“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他还在一幅《锦鸡图》上题:“……画活物得欲似而不似,未易为也。”

  还要补充说明的是,庄禅有相通的地方。早期的佛经多用道家语言译出,所异者,道家言“无”,佛家言“空”。然道家亦言“空”,佛家亦言“无”也。道家主“逍遥”,禅家也主“任性逍遥,随缘放旷”。(《五灯会元》卷七,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71页)庄子云:“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又云:“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万物之本也。”后来禅家语与此相同,并无二致。庄子又云:“休则虚,虚则实,实则备矣。虚则静,静则动,动则得矣。”(《庄子·天道篇》,中华书局版《庄子今注今译》,1988年版,中册第337页)有专家解释:“休焉,休虑息心。”“虚则实,即禅家所谓真空而后实有。”(《庄子·天道篇》,中华书局版《庄子今注今译》,1988年版,中册第338页)空即灵,灵亦实有也。以此知,庄亦禅也,禅亦庄也。凡是禅的影响,其中也有庄的一部分;庄的影响,经禅的启发,则更进一步,则更自觉。



上一篇:北京6大最灵的寺庙排行有求必应!你到过几个?
下一篇:河南12亿建造的世界最高佛如今彻底凉了:水喝不起更拜不起